最新动态
热点推荐
民主管理

谋划顶层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 扎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谋划顶层设计 全面深化改革

扎实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在宁德师范学院第一届四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林跃鑫

(2016年4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2015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推进”为主线,全校上下齐心努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任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截止2015年底,全日制在校生7002人,其中本科生6531人,本科专业21个;教职工610人,专任教师415人,教授45人,副教授109人,硕士以上教师占72.5%。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重素质、深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抓了两个重点:一是落实学校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提出的35条措施,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修订了系列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建设两大环节。二是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打破学科、专业系的界限,跨学科组合相关专业和人才团队,打造专业群,着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改革和学校转型。

2、持续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开展了“深化改革、提升质量、迎评促建”为主题的第六届“教学质量月”、“弘扬闽东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第三届合唱节暨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文为媒,化书成翼”为主题的校园读书节、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和第六届科技活动月等系列素质教育活动。完成了2011级90人“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和102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经典名著研读计划”、“非专业素质拓展计划”、“宁师青年大讲堂”、“博雅讲坛”、“校长论坛”、“教授讲堂”等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3、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 “六进”校园(进课堂、进讲坛、进科研、进社团、进实践、进网络)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我校《摆脱贫困》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被评为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优秀项目。加强新媒体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高地,2015年学校“易班”新生注册率达到100%,全校学生“易班”注册率达97%,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八,四次上易班网主页的今日头条,获教育部上海易班中心、教育厅高度肯定。

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5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39项;学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福建省第二届师范生技能大赛、“邮储银行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学创杯”2015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36项。其中“大学生村官助理志愿服务团”获得团中央“强国杯”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2015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为97.46% ,签约率为72.21% ,其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76.50%,师范类毕业生签约率为64.62%,明显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

(二)接地气、攀高峰,科研再获新突破

1、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和科研立项取得新突破。2015年获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及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 正式立项,资助经费1831万元,获批省科技厅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特色生物化工材料”实验室。获得校外纵向项目立项110余项,经费达3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规划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获得校外横向项目16项,项目经费90多万元。

2、首届专利成果推介会成功举办。学校出台了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系列科研激励制度。2015年我校教师获得国家各类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98件;2015年11月,学校隆重举办了首届专利成果推介会,邀请省市有关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新闻媒体人士等11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推介会共有17项专利成果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之间实现了对接并成功签约。得到了省知识产权局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肯定和好评。

(三)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

1、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进一步扩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赴北京、辽宁、贵州等地的招聘活动,与福建省海峡人才市场对接,赴台搭建引才聚智平台。2015年公开招聘教师19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4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1名、客座教授2名;选派教师访学7人,参加省高师培训中心岗前培训32人,下厂锻炼2人,校内短期培训参训131人。评聘正高专业技术职务3人、副高20人。教师中入选赴海外访学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省三项引智计划1人、市环境应急专家6人等。

2、努力解决教师编制难题。市编办重新预核定我校编制,按照全日制在校生7440人,生师比18:1标准预核编制752名,新增编制将根据我校事业发展,分批逐年下达,2015-2016年度先下达50名,用于配备专任教师,增编后我校现有事业编制675名。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了《宁德师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宁德师范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并将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对损害学生利益的师德师风行为进行了坚决纠正。

(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开放办学力度

1、加强与境外高校的合作。2015年与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台湾义守大学等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入台交流的学生10名,赴台湾义守大学和屏东大学进行学习交流。选派8名教师赴海外交流研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学校与德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莫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仙洋洋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霍童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屏南一中、古田县大甲镇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附属学校共建协议,迈出了我校为基层基础教育帮扶的第一步,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3、促进军民融合。与宁德军分区就军民深度融合工作多次协商探讨,基本确定了合作规划,就国防教育基地场所、国防教育宣传、资源共享、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军地文化共建等方面与军分区达成了共识。与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和海防团开展多种合作共建活动。

4、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承办了原中央苏区协作会第二次会议、福建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邀请赛、福建省“教授杯”篮球赛、第七届闽粤赣高校(部分)联谊会等大型活动,共有40多所高校的领导和学者来校参会参赛,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经验,展示了我校办学风采。

(五)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服务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1、发挥智库作用,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的规划编制和专项调研,2015年承担了地方各类专项规划项目10项,主要包括《宁德市“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宁德市“十三五”财政发展专项规划》、《蕉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宁德邮政公司跨境电商发展规划》、《屏南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规划》、《周宁茶文化专项研究》、《蕉城区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经济管理系“加快宁德市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成果得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和宁德市政府采纳。

2、开展技术服务。2015年,学校与柘荣和屏南两个山区县成功对接了多个领域的几十个项目,宁德市各县市区已经成为学校为地方服务的重要战场。生物系承接了福建安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的“灵芝三萜酸液体深层发酵研究”等攻关课题的研究,并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学校与福建仙洋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进行“速溶太子参白茶”发明专利的转让对接。

3、开展扶贫服务。学校挂点帮扶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和霍童镇溪南村,选派2位干部任挂点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扶贫脱贫工作。2015年学校直接给予上述挂点村投入10万元,挂村干部也多方筹措农村建设资金,共筹集资金上千万元,改善了道路、自来水工程、水利灌溉工程、村庄环境卫生工程等基础设施,发展了旅游、果业等产业,同时还为挂点村争取了“中国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等发展平台,获得当地村民和社会的认可,福建省电视台综合频道时代先锋栏目、宁德市电视台、蕉城区电视台对等媒体为我校挂村干部龚梓兵、余苏毅进行了专题报道。2015年学校选派了8位教师,作为宁德市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分别到柘荣县、周宁县、寿宁县开展科技支持和科技扶贫工作。为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手机旅游APP开发、太子参新品种培育、太子参挖掘技术装置、食用菌栽培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攻关和服务。

4、开展人才培训服务。进行CAD等职业技能鉴定人数1287人;与市建设局联合举办三类人员、八大员等培训项目,参加人数为1400人;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1673人。与银嘉公司达成员工技术培训意向,与屏南县达成旅游人才培训意向。

5、服务首届青运会击剑比赛。积极配合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宁德赛区(击剑比赛)执行委员会做好青运会相关服务工作。在场地设施及功能用房配套建设、场地管理、观众组织、安全保卫、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高度认可并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六)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稳定技防人防建设。充实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一支由46人组成的校联防大队,加强对门卫、楼卫的培训,采取轮岗制度、奖惩制度、统一着装等方式,提升学校安保人员工作形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法制、消防、交通安全等大型警示宣传教育及讲座11场,先后派送1名教师参加南京军区国防教育老师交流培训、2名职工参加消防总队参加消控室上岗证考试、1名处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加强物防建设,本年度共投入39万元用于购置、更换和维护消防设施(设备)、自动门禁系统和安全监控设置。坚持每个月组织一次安全稳定隐患分析研判和排查调处,加强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除影响安全稳定的隐患,确保了重大活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校园稳定。

(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2015年完成了体育馆、逸夫实训楼、物理实训基地、生物实训基地、学生服务一条街建设;完成新老校区各类修缮任务150项;新增仪器设备1685台(套),价值1571.53万元;新增家具1842台件,价值120.19万元;完成校园园林景观工程类项目4项,校园绿化养护项目2项,金额36万元。同时对三期建设项目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学生宿舍E、F楼目前已动工建设,教师公寓完成了前期审批工作。

(八)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千方百计为师生办实事

1、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2015年5月-2016年1月,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在处级以上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边学边改,切实解决“不严不实”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反弹,2015年学校“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9.16%。12月28日召开校长专题办公会议研究民主生活会会前意见整改落实措施,将收集到的40条意见进行逐条分解整改落实。

2、关心教职工成长与生活。结合社保改革和工资普调,2015年人均工资增加约10800元/年。开展了教职工生日慰问、困难教职工、离退休干部日常和节日慰问工作活动,慰问离退休干部24人次,慰问困难教职工19人次,总计慰问金45000元。关心教职工子女入学,8月份解决了19位青年教职工子女就读小学的问题。举办了宁德师范学院第三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阳光十月、健康同行”登山比赛、第五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第六届教职工排球赛、教职工围棋与象棋比赛和“中国梦 师院情”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丰富教职工文体生活。

3、关心学生成长与生活。精准做好奖、助、贷、补、勤、减等资助工作,全年共资助学生8504人次,1585.28万元;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个体咨询116人次,组织开展团体辅导3次,为1980名新生实施了心理测评;坚持 “一道一策”帮扶学生就业创业,举办了教师招考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考研培训, 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考中,进入面试的人数占全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42%;有210人被录用,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26.6%; 举办了2场大型招聘会和30多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学生年底就业率97.46% 。

(九)加强廉政建设,强化问责、执纪与监督

2015年度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经费、 2012-2014年度科研项目、2008-2014年度基建项目及2012-2014年度修缮项目等专项审计检查3项,生物系函授办班专项审计调查1项,中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1人次,审计资金约3.1亿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76万元,完成《审计报告》和《审计专项检查报告》共14份。下发《审计整改通知书》1份,口头通知整改事项2项,对审计发现的违纪问题,转案件处理2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有案必查,违纪必处。2015年收到信访件总量19件,做到件件有回复、有反馈,化解矛盾、回应群众诉求。党纪立案4起、政纪立案1起,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1人。开展“一案双查”,对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了当事者的责任,又追究了2个处级领导责任。

(十)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2015年度预算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保运转,保工资,盘活存量”的原则,向教学、科研倾斜,压缩行政性开支,坚持无预算不开支,开源节流,保障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全面深化部门经费二级细化管理,要求各职能部门、教学系根据各自的年度工作重点在学校下达的年度预算经费范围内进行分项细化,从而保证经费高效执行。

2、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2015年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各类经费,到本年底我校经费收入预计可达15477.64万元,其中,一般性收入8220.51万元、专项收入7257.13万元,经费总收入比上年增加3172.85万元,增幅为25.79%;一般性收入比上年增加565.72万元,增幅为7.39%;专项收入同上年增加2607.13万元,增幅为56.07%。积极争取宁德市政府落实生均拨款标准,2016年生均经费拨款水平本科生标准由2015年的7000元/生/年标准提高至8000元/生/年标准。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学校“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十二五”期间学校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十二五”时期,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建成地方特色强校”的发展目标,坚持“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求精、求特、求优、求强”的发展路子,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各项目标,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时隔十七年,再次获得省文明单位称号,办学主要指标基本上赶上了比我校更早升本的同类院校,按师均或生均统计,部分指标位居同类院校的前列,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迈上了新台阶。在人才培养方面:全日制在校生由2010年底的5916人增长到2015年底的7002人,本科在校生的比例由10%提高到93%,师范专业在校生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生的比例从2010年的7:3调整为4:6;本科专业由5个发展到21个。学校新增省级特色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3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5个、教改项目9项、教学成果奖5项,这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是从无到有;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9项、省级147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达200多项。2014年初,学校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新增重点学科2个,获得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1个和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海洋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省级科技平台6个;学校教师主持国家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纵向科研项目资助金额达860余万元;年均增长率20.7%。横向项目课题54项,受资助经费371万元。校级课题立项481项,合计下拨经费1035万。教师出版著作、教材、译著等共计8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107件,外观设计3件,软件著作权22件;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1743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8篇,EI54篇、SCI88篇。教师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社科三等奖2项。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与宁德市九县(市)区等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安发生物、仙洋洋食品科技、紫云轩银器等十几家企业签订科技合作或产学研合作协议,横向项目课题54项,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20余项;为地方政府及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帮助制定各类规划10项;积极开展闽东畲族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等系列文化的研究,为传承和弘扬闽东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队伍建设方面:专任教师由2010年的297人增加到415人,正高职称从28人增加到45人,副高从80人增加到109人,博士从5人增加到35人,硕士以上教师比例从49.8%增加到72.5%。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用房面积从老校区的7万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3万多方米,全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2010年的3156万元增加至7330万元,纸质图书从52万册增加至69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621台,多媒体教室座位7634个,语言实验室座位200个,拥有70个教学实验室。已建成电机电器实训基地、食用菌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旅游实训基地、新闻传媒实训基地、经济管理实训基地、教师教育实训基地、艺术实训基地等9个校内实训基地和93个校外实践基地。在办学体制方面:已基本形成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坚持并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系级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了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教授治学体系;健全了以“教代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体系,修订了《宁德师范学院章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宁德师范学院章程》和深化改革的要求,新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形成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依法治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这是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老领导、老干部、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全校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办学资源仍然十分有限,生均拨款经费不到位,办学经费短缺,三期建设仍要向银行举债。二是学校在省内高校的总量指标排名比较落后,优势的学科、专业、领域太少,很多是刚刚取得零的突破,很难形成规模优势。三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还是太少,应用型师资太缺,引进困难。四是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下大力气贯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突破。五是教育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还需更多努力。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锐意进取,以更实的作风,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在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型发展中加以解决。

二、2016年学校工作重点

“十三五”对国家而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教育而言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对我们学校而言,是建成地方特色强校的决胜阶段,是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定目标,树立信心,根据校党委年初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扎实推进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主动、晚改被动、不改将走进死胡同。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各职能部门要依据综合改革方案,对接好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自贸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战略,做好“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科研体制与社会服务机制改革、干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资源配置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办学机制改革”等六大专项改革方案,同时抓好改革方案的实施,选准突破口,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推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二)制定和实施“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十三五规划(草案)这次提交教代会讨论,请大家认真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还要请有关专家咨询论证,经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审定,最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分别做好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研工作等专项规划,各系也要做好本系的发展规划,报学校审定或备案。从今年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启动并抓紧落实校党委提出十个重点工程,确保“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1)新校区三期建设工程;(2)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3)转型发展工程;(4)创新创业工程,(5)深化改革工程:(6)质量提升工程:(7)科技创新工程(8)智慧校园工程;(9)服务闽东工程;(10)文化创新工程。

(三)确保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

今年12月学校将正式接受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要按照校评建办的时间安排逐一落实,要树立学习心、平常心、以正常态、开放态来迎接评估,迎评工作要按照重在自查、重在整改、重在规范、重在建设、重在提高的工作思路进行。各系、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全校教职员工要人人了解、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认真对照评估指标,查找问题要细、发现问题要准、整改态度要坚决;对于过程性资料要多找问题、不能造假,对于制度性材料要边查边补、逐步完善;各系部及各职能部门要服从大局、听从调度,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全校师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群策群力,确保我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通过评估来促进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四)加快学校转型发展

要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我校《转型发展实施意见》,把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为突破口,抓好专业结构调整,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今年重点抓好2-3个应用型专业集群和若干特色专业建设,争取进入省里计划支持盘子。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和合作发展平台,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要认真办好创新创业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以问题为导向,应用为驱动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培养和引进结合的办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启动实施“双百人才计划”。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对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强“有境外学习经历”和“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质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等方式,让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科研经费、经济待遇、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好条件,使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好。

(六)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要切实增强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意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革命优良传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进一步增强师生法制观念、综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构建立体防控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与综治、执法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各类安全隐患及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消防验收难题,确保学校消防安全。

(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校区三期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周转房)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和改进采购服务工作,抓好国家海洋公共服务平台、省重点实验室等重点项目的设备采购,确保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八)加强学校作风建设与廉政工作

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作风建设,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的成果,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完善制度建设要长效,用具体明确、简便易行、有效管用的制度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推动作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严格执纪监督,加强廉政工作,守住纪律底线,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巡视工作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落实好巡视组和审计部门的反馈意见,不折不扣从严从实全面整改。坚持依法治校、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加强党务校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让廉洁从政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品格,落实到处理校务、推进发展的各个环节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历程承载新的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凝心聚力 创新发展 推动“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会工作更上新台阶 下一条:宁德师范学院第一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四次会议代表团名单

关闭

地址: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学院路1号   邮政编码:352100
Copyright &copy www.nd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0024257号
主办单位:宁德师范学院工会   电话:0593-2979187   传真:0593-2954127